(动物类4)
瀏河巨龜
乾隆辛亥六月,太倉瀏河口有沈某,以販售鮝貨為業,於海中舉網得巨龜,長丈二,載至梁姓行,數十人曳之上岸。沈意龜必有明珠,索價二千兩,無售者。越二十三日,不飲不食,觀者填門。梁厭其喧擾,詭稱有司查訊,沈懼,仍放入海。始舍之,圉圉焉,船乃入口,約離三里許,龜鼻發白光丈餘,忽濁浪排空,左旋右轉,而海水滔天以去矣。
破迷放龜
乾隆時,浙東漁者於海畔網得大龜,重六百斤。杭州破迷禪師進香普陀山,以一萬錢贖歸,集僧眾舁之,上招寶山絕頂,浮巨舶,面海放之,龜迴波頫首者三而逝。大興舒鐵雲作詩以紀之,詩曰:「龜之藏於海者不知壽凡幾,海不知幾萬里,海水不乾龜不起。皇天鑒此久沉淪,漁父絡龜出海底。龜出海底龜有神,龜來自何處?龜重六百斤,或言七百不等云。一顧矗矗空龜羣,碧落黃泉春一笏。翻身跳出蛟龍窟,雨不作朱鼈浮,晴不作白鷗沒。漁上青松象渡河,爾何不銜走泥牛月?使為一目羅,則不如千絲網。載龜一船,蓮華十丈。鼉鼓送行小海唱,鮫人淚祖珍珠帳。人生何處不相逢,龜見漁而擒,僧見龜而放。僧來南海風馬牛,佛香一瓣飄中流,忽來眼睛鼻孔大於斗。攖成金網無時無,踏破鐵鞵有時有,河圖、洛書天不守。一萬錢,六萬字,龜六百斤拜其賜。字字摩娑有生意,險把鯨鯢京觀封。焉知鷸蚌漁翁利,擒龍容易縱虎難。吾惟見蒼蒼之海山,擡龜上山璞可完,掀龜入水珠可還。梵音海潮音,山鬼泣露紅斑斑。斧柯可爛牀腳不可徙,一物不容海所恥,一錢不直才所使,一字不識眾所指。 【 破迷不識字。】 讀破相貝經,幾為勸學死。鑿開混沌竅,留取報恩子。搖頭擺尾無人吞,俯者靈,仰者謝,三足謂之賁。寧為巨鼇戴蓬山,生不願河鯉登龍門。三面之海一面網,水到成渠,葉落歸根。君不見來處來從去處去,我歌有句如無句。來者疇有緣,去者疇有權。來時一去時,十有二萬年。法師耳鳴,聲聞於天。新豐美酒斗十千,脫下袈裟當酒錢,刀鐶無恙春無邊。」
楊利叔愛龜
秀水楊利叔,名象濟,喜畜龜。嘗於某將軍座中見白龜,懷之,亟策馬以去,復夜行百里。及探胸出視之,已死矣,哭而瘞之。又嘗羅列大小龜於庭中,一一洗之。適某中丞來謁,竟不顧,俟洗畢,始起與為禮。
蟕蠵
蟕蠵為龜屬之最大者,亦名蠵龜。體形扁闊,背甲皆相密接,不作覆瓦狀,腹甲扁平,尾露甲外,四肢成鰭,有爪,大者至五六尺,舉動遲鈍。常居海洋之中。分兩種。背暗綠,有主紋片十三枚而食植物者,曰保蠵龜。赤褐色,有主紋片十五枚而食軟體動物者,曰赤蠵龜。其腹甲常以之充玳瑁。
玳瑁
玳瑁,亦作瑇瑁,產海洋,體長三尺餘,形似蠵龜而嘴尖,前足長,背有主甲十三片,重疊如覆瓦,淡黑而微黃,有黑斑,胸甲黃黑。性強暴,往往嚙人。其甲,熟之甚柔,可製各種裝飾品。
鼈
鼈,俗作鱉,長四五寸,背褐色,腹白,口尖,背甲圓,邊緣柔軟,成肉帬。產於淡水,食小魚及甲殼類。肉多滋養分,可食,其甲舊以入藥。
漁人得如鼈之物
光緒壬寅,廣州漁人釣於珠江之白鵝潭,得一物,狀如鼈,有裙無足,有尾無首,背色青黑,腹有文如龜,純白。有九口,中惟一口有牙二枚,如人指。權其重,幾二十斤。陳某以二金購歸,仍命人放之於白鵝潭。
醋鼈
青島海濱有小螺,可治難產。普陀亦有之。蝸紋而小如珠,或謂即醋鼈也。海沙中有之。置諸筐,雖久,得醋輒活。有難產者,服數粒,則兒生,醫家寶貴。以醋試之,如珠之走盤也。
守宮
守宮,俗稱曰壁虎,體扁平,色灰暗,有四足,趾端平潤。善附著他物,遊行牆壁等處,捕食昆蟲,為有益動物。
蜥蜴
蜥蜴長六七寸,頭扁,有四嘴,似壁虎,俗名四嘴。雌者褐色,雄者青綠色。舌短,尾易斷,斷後復生。常棲於石壁之隙,捕食細蟲。
雲蟲
中州山嶺有物如蜥蜴,天將雨,則自石罅沿緣而上,仰口噓氣,如珠,青白不一,直上數丈,漸大如甕,須臾合併,滃然彌空,遂成密雲。山中人稱為雲蟲。
蛤蚧
蛤蚧,與蜥蜴同類異種,長四五寸,首如蝦蟇,背綠色,有白點,或鮮紅斑紋,其鱗如粟粒,為十二行。居梁棟破壁間,夜出食蟲。舊以入藥。產於廣西。
蛇舅母
蛇舅母,與蜥蜴同類異屬,而形相似,舌甚長,尖端叉裂,伸縮自由,略如蛇舌,背灰色,鱗片粗糙,尾甚長,亦易脫落。其習性與蜥蜴無異,舊與蠑螈混合為一,非。
蠑螈
蠑螈有尾者長四寸許,色黑,腹赤有黑斑,四肢短小,不適於步行,尾扁,為游泳之用。山寺池中常見之,即此。古以為即守宮,其形相似而實不同。
鯢
鯢,一名山椒魚,長者至四尺餘。幼時頸側有小鰓,既長全失,以肺呼吸。體暗褐色,有黑斑,頭圓扁,四肢短小,拙於陸行,尾大而側扁。居溪流中,以魚為食。
蛙
蛙體短闊,上銳下廣,喜居於陰溼地。雄者大率能鳴,雌者則否。種類甚多,有金線蛙、蟾蜍、蝦蟆、山蛤等,皆捕食害蟲,於農家有益。其子即蝌蚪。
羣小蛙見大蛙
朱霞溪赴山西潞安守任時,道經壺關,息於小亭。亭畔有池,池背大山,山麓有石洞三。俄見一大蛙從中之石洞躍出,踞洞口南面而坐。隨有數十蛙,從兩旁石洞一一躍出,依次排列,前兩足伏地,向大蛙作朝拜狀。拜已,均昂首向大蛙注視,寂然不動,若弟子受業於師者然。於是大蛙發聲一鳴,諸小蛙輒以次齊鳴。既而大蛙閣閣雄鳴,小蛙亦閣閣鳴不已。少頃,大蛙不復鳴,小蛙亦截然止矣。朱見而異之,不覺吁氣有聲。大蛙聞而驚,遂聳身躍入洞中,羣小蛙亦相繼歸洞矣。
蛙鬬
光緒庚辰夏,粵之南海盤步鄉外,有蛙數千,鬬於田畔,甚小,背紋有紅綫一縷,橫束腰際,各成一隊,閣閣怒聲,幾成雷鳴。鄉民聚而觀之,踰二小時始散。
蝌蚪
蝌蚪,蛙之幼蟲也,一名活東。頭圓大,尾細,色黑,春月游泳水中,其後生肺而鰓萎,生四肢而尾脫,遂能跳躍成蛙。自以鰓呼吸之魚,經過有肢有尾之蠑螈、鯢魚之形,始成無尾之蛙,階級甚明,實足表動物界漸次進化之狀態也。
蟾蜍
蟾蜍為蛙之大者,《爾雅》謂之鼁(酋黽).體暗褐色,後足之趾間有蹼,皮膚有疣無數.疣內分泌白色毒液.體肥,行遲緩,不能鳴.棲息於陰溼之地,夜出捕小蟲食之.
金襖子
金襖子為蛙之別種,長寸許,足有吸盤,頗大。生山間清流中,鳴聲清亮,入秋為多。
山蛤
山蛤為蛙之一種,褐色,兩頰及背皆有黑斑,雄腹部白,雌淡黃或赤褐色。棲息原野草莽間,跳躍迅捷。
雨蛙
雨蛙為蛙屬,體小,色鮮綠,亦名青蛙。腹白,前趾無蹼,後趾有半蹼,末端皆具圓形吸盤。善攀木,常棲樹上。雄者將雨則鳴,人或飼之,以卜晴雨。
紫蛙
淮徐山谷產紫蛙,其形似青蛙,稍大,四足尤長,皮如蟾蜍,遍身有泡。常居深巖邃澗中,土人呼為石獷,亦曰山獷。同治甲戌,錢塘徐印香、丁修甫兩舍人計偕入都,遵陸北上,見之於清江浦。
蝦蟆
蝦蟆為蛙屬,亦作蝦蟇,似蟾蜍而小,居陂澤中。體暗褐色,背有黑點,亦有疣如蟾蜍。善跳躍,其鳴作呷呷聲。
大蝦蟆有酥
康熙丁丑,蘇州王貴往衞基捕蟋蟀,誤探一洞,內有大蝦蟆一,羣蟆擁護之。王擊以大石,大蟆立死,酥濺其左目,痛不可忍,叫號彌月,哀慘之聲達於戶外,至目睛突出寸許而死。
雪蝦蟆
西藏產雪蝦蟆。
蝦蟆遊行杭城
康熙己巳三月,杭州城外布大蝦蟆狀如牌匾,小者數萬.大者行,小者悉隨之往.大者止,小者則環聚而擁護之.如是者三日,遊行諸城門殆遍.
蛤士蟆
哈士蟆生鴨綠江淺水處之石子下,上半似蟹,下半似蝦,長二三寸,鮮美可食,人以之為滋補品。皇帝祭太廟,必用此物,蓋亦不忘土風也。
張海鬼論海底動物
張海鬼,光、宣間之甬人也,能竟日夜居水中,人稱之曰海鬼。又擅拳勇,時持尺刃入海,與水族鬬,輒殺之,曳以歸。嘗言海中有山,有平地,有深谷。自海中映日光視之,觱沸騰湧,與眾水別。時有黑物,若探首,若掉尾,出沒其間,人不能辨,雖鯨鯢蛟龍皆不敢過。百丈以下,有數處水熱若沸,生物皆不敢近,其熱百倍於溫泉。山中亦有泉,如人世,自巖穴坌涌。黿鼉之屬,皆居山間,鯨鯢則浮水面,鮫鱷之類則往往狙伏猝起,如虎豹焉。普陀之東數十里有深海,水作漩洑,奇溜無比,雖魚龍皆畏之。其附近有樹一叢,亙十餘里,寬亦數里,與人世無異,但皆半透明如玳瑁。林下有方石十餘,高五六尺,手捫之,凸凹處類有字迹,疑其為古碑也。林深處多巨蟹,物入者輒為所噬,故不敢入。凡怪物獰惡者多在深海,時或至水面獵食,然不久復入水底。若稍遲,則黿鼉鮫鱷共搏逐之,或殲或逃,乃已。一日,羣魚忽驚避,則有物如人,長二三丈,遍體被鱗甲,其頭若牛而長鬚,攫得生物,輒啖之,大懼。已而有巨蟹十數,若結陣者,環而攻之,磔物為數段,段段皆跳動不已。海鬼得其鬚,可七尺餘,粗如兒臂,其末端如籐鉤,粗如無名指,以示人,人莫識也。
海鬼嘗於衢山東北海中得一物,大如升,其圓若毬,質如水晶,有赤光照數十步,取之。不數武,則水族羣集,前接遮圍,若將搏噬者。患之,仍投海中,有大魚銜之,眾水族擁以去。海中蝦蟹之大,殆如鯨鯢,而蟹為最猛,翻車魚次之,雖鮫鱷不能敵也。潮在海中,自分數股,眾水族各就所適,不相攙越。凡海底、海面,各因深淺以為界,水族各以類居之。或誤入他界,必受攻擊。魚龍之大者長三十丈,珊瑚之高者過數百尺,初入水者,見之無不驚異,久之乃識物性,趨避固無難也。
魚苗
魚,水族之屬,大抵有鱗及鰭,冷血,卵生,而以鰓為呼吸,脊椎動物中種類最繁者也。至若魚苗,則為魚子之始化出者。凡魚生子,有牡魚隨之灑白,覆之數日,始化出。亦稱魚花,為池魚之種。有專養魚花以販鬻者。其稍大者曰魚秧。
魚牌
粵西溪潭中巨魚所散之卵,至端州境,始出子,九江堡民於灣環處所取之,以為魚苗。自封川江口至高明,為魚苗阜者九百所,每阜分上中下,納稅於府,名曰魚牌。
雪魚
閩中地暖,恆不雪。同治壬戌,延平大雪經日,出雪魚,若鰱,味美值昂。蓋必有雪始有魚,時二十年未雪,故魚殊不易得也。
佛魚
齊齊哈爾之依克明安公旗有泉,水至清冽,且甘美,煮茗極佳。泉旁池一方,約半畝許,其中游魚,歷歷可數,蒙人謂此泉為佛水,因謂魚曰佛魚。
嘉定小練祈港之大魚
康熙乙亥,有巨魚鬬於海中,聲如雷。一死,流入嘉定小練祈港,龍首人身,長五六丈,腥聞數里。
南匯海口之大魚
國初,有大魚過南匯縣之海口,蠕蠕而行,高如山,過七晝夜始盡,終不見其首尾。
海州沿海之大魚
嘉慶丙子,海州沿海有大魚,兩目已被剜,身長三十六丈,自脊至腹,高七尺有餘。居民咸臠食之,其肪甚厚,腥不可聞。
鰣
鰣,形扁而長,大者長三尺許,色白如銀,肉中多細刺,腹下有角鱗,可食,多脂肪,味美。每年夏初產於江中,離水即死。
鰳
鰳,亦作勒,可食,狀如鰣魚,小首細鱗,腹下有硬刺。乾者曰鰳鮝。
鯿
鯿,古謂之魴,體廣而扁,頭尾皆尖小,細鱗。產於淡水,可食。
月魚
月魚,一名香魚,長四寸,細鱗若魚月血。月寸一寸,至歲暮,可長尺有二。味鮮不腥,溫州雁宕山之珍品也。
發發綠
鴨綠江有魚,極鮮肥,形似縮項鯿,滿語名曰發發綠,滿人喜食之,夏月最多。吳漢槎之子桭臣隨戍寧古塔,每於日晡時持竿垂釣,頃刻便得數尾以歸。
石斑魚
石斑魚,體狹長側扁,鱗圓滑而細,頭黑脣紅,背淡綠,有淡黑色斑紋腹微紅,長二尺許。天暖時,集於淡水。
車扁魚
車扁魚,身與肩形圓如卵,長一尺至六尺不等,高略同,或僅得二分之一。兩眼皆在左側,右側之目則瞽,作白色,明者作黃棕色,瞽目亦能染色,故名之曰雙色側魚。平時喜食小魚及有殼之水族,且能引食水中之物,惟在水沙之下,以口翕張誘小魚往,遂吞之。又能變色,每與沙色相同,蓋所以自衞也。其變色之故,非色從外來,實內經自主。試去其目,別置他色地方,則不能隨此處變色。故知其所變之色,在內不在外,但以皮下色胞變之而已。
白魚
白魚,一名鱎,古稱陽鱎。長者三四尺,產淡水,色青白,體扁鱗細,肉中有細刺,俗又稱白花魚,可食。
白鰷
白鰷,即鯈魚,產於淡水,大者長尺許,形狹長,背淡黑微青,腹白鱗細,好群游水面.一名( 魚)亦稱(魚條)魚,可食.
屠修伯畜鯈魚
道光初,錢塘有屠修伯鹺尹秉者,性嗜山水,所居庭中,恆置盆池,畜鯈魚數十,顧以為樂。錢塘江有石,俗名曰水繭,蓋沙與水相結久,遂成石形,多瘦透,峰巒洞穴畢具,色正綠,漬以水,易生笞蘚,植以小樹,無土亦活,爰峙盆中。六合縣有山曰靈巖,產五色石,狀類瑪瑙,文理縝密,光明可愛。大雨後,山中人多取而售諸市。修伯曾得數十枚,散貯盆間。清泉碧嶂,綺石文鱗,互相映發,自謂生意化機,咫尺千里,居然有世外仇池之想也。
鯛
鯛,產近海,體扁圓,兩顎有強齒,鰭亦堅強,鱗鬣淡紅,離水變赤,大者至二尺。以小魚及貝類為食,肉肥而美,俗呼銅盆魚。《本草》所稱火燒鯿,頭尾似魴,而脊骨更隆,上有赤鬣連尾,黑質赤章,色如煙薰者,即此魚也。
海鰩魚
海鰩魚之鰩,亦作鷂,即鰩魚,俗稱鯆魚。體扁平如盤,大者方五六尺,尾薄而尖長,背鰭生其上,胸鰭闊大,圍於體之周緣,背蒼黑,腹白,眼後有噴水孔,口鼻鰓孔均在腹面。游泳甚拙,常伏於海底泥沙中,吞食小魚。
鯉
鯉,可食,體扁而肥,鱗大,口之前端有觸鬚二對,背蒼黑,腹淡黃,大者長三尺餘。產於淡水,喜羣居。
德鯉
德州鯉魚鱗鬣作金色者,土人呼為德鯉,味尤美。葉槐生有詩曰:「緝槿編茅自結廬,漁家大半繞隄居。網來德鯉人爭羡,有客停舟喚買魚。」
吳淞巨鯉
同治癸酉,吳淞口有捕魚船,有漁人網得鯉魚一尾,重一百十三斤,上有銅牌,綴於翅,驗視之,則康熙時某氏放生魚也。一客以銀幣二圓購之,仍投之於江。
三百餘斤之大鯉
江陰南鄉青陽鎮西有王家村,四周為河,游魚聚蓄其中。每冬,村人皆施網罟,得魚市錢,視為利藪。春則購魚重蓄,歲以為常。宣統某年春,下魚苗,至冬不可復得,村人大愕,乃以水鴉捕之,鴉下俱死,傷十餘翼。眾益駭,因戽水使涸,以覘其異。水盡,見河底有大鯉一尾,玉翅修鱗,長九尺有奇,權之,得三百六十一斤。魚身短腹闊,巨口翕張,望之可畏。攜以入市,售錢三十千焉。
鯽
鯽,即鮒也,形似鯉,無觸鬚,脊隆起而狹,鱗圓滑,頭與口皆小,背青褐色,腹白。產於淡水,長者至尺餘,可食。
無目鯽
高宗第六次南巡,於杭州鳳凰山宋故宮址葺治行宮,掘地為池,下鍤數尺,適得舊池欄杆,皆白石所琢成者,雕鏤精絕,蓋德壽宮舊基也。池底泥土中,獲鯽魚十餘頭,長可尺餘,而無目,大抵埋於地下,年久之故。工人烹之,食數尾,頃刻皆暴死,乃懼,舉餘者棄之江,浮至中流,風浪陡作,有大魚數十附翼而去,人皆異之。後此池又沒為平地矣。
金魚
金魚為鯽之變種,體小,種類不一,或腹大,或額豐眼凸,頸短尾歧,或金紅色,或白色,或黃白相交。一稱金鯽,又稱五色文魚,江、浙人多喜蓄之以為玩物。錢塘章豈績有詩詠之云:「生趣無過是養魚,小盆擺列近庭除。如金如玉十分似,不短不長二寸餘。略動紗兜攢影出, 【 兜以紗為之,乃施魚食者。】 慣銜薀草弄晴初。也知未必成龍去,濠濮居然在息廬。」
朱竹垞觀玉泉魚
康熙時,杭州玉泉寺池中有五色魚,凡千頭。中有翠藍色者,為朱竹垞所深愛,因為《玉人歌》詞以詠之,詞云:「輕漣白,愛一種娵隅,暈藍拖碧。練塘風煗,蒼玉恣拋擲。丹砂泉淺游朱鬣,受盡人憐惜。又爭如雨過天青,者般顏色。濠上未歸客,投香飯青精,日斜與食。蓮葉東西,何事便深匿?翠鱗六六空搖尾,嬾遞閒消息,但年年映取柳陰千尺。」
鱧
鱧,可食,形長體圓,頭尾幾相等,細鱗黑色,有斑文,腹背兩鰭,均連續至尾。亦名鮦魚,俗名烏魚。其腸舊以入藥,謂之鱧腸。
石首魚
石首魚,以頭中有石狀小塊二,故名,亦名黃花魚,俗稱黃魚,可食。體扁口闊,上顎長於下顎,鱗細,色黃如金。集於近海泥底。曝乾曰鮝魚,俗稱白鮝。其鰾可製鰾膠。
石首魚每於楝花開時,結隊趁潮而至,一網可得數百頭。漁者多放船,候於山礁間,截竹為箘,每至,則海風吹腥,江潮噴雪。網得者,盛於淡水,沃以厚冰,可支數日。四五月間,漁艘市冰以往,滿載進黃浦,小船插三角粉紅旗,鳴鑼集市,曰販冰鮮。吳俗最尚此魚,每嘗新時,不惜重價,故有典帳買黃魚之諺。
鮎
鮎,俗稱鯰魚,體圓長,頭大尾扁,無鱗,多黏質,口曲而闊,兩顎生細齒,有鬚,背蒼黑色,腹白,長尺餘。產於淡水。
黃頰魚
黃頰魚,一名(魚央)魚,亦名黃鱨魚.狀似鮎,體較小,背青黃色,腹黃,鰓下有橫骨,觸鬚剛硬.力強,能飛躍.產於淡水.
鮠
鮠似鮎而大,長者至三四尺,色青白,背有肉鬐,無鱗,可作膾。產於淡水,俗亦作鮰。
比目魚
比目魚者,鰈與王餘魚等之總稱,其目皆比連於上,故名。體扁平而闊,故俗稱為板魚,可食。頭小齒銳,鱗細作圓形,上面灰褐色或黑色,下面白色,常以白色之面附著於海底有泥沙處,而平臥其上。以小魚蟲類為食。游行時,以有色一面向上,而播動其體以為進行。其幼魚兩側各有一眼,游泳如常魚。漸長,伏於泥沙,眼之位置亦漸移易。故其生育中,必幾經變態。種類甚多。兩眼比連於左側者,如鰈及鞋底魚是;比連於右側者,如王餘魚是。
鰈
鰈,一作鰨,大者長二尺許,左側面甚發達,色淡黑,有淡褐色斑點,兩眼俱在其前。右側白色,為其下面。背鰭甚長,自眼前起以達於尾。有胸鰭。古亦曰鰜。日本人則稱兩眼之在右側者曰鰜,而以在左側者為鮃。
刀魚
刀魚,一名鱭魚,亦作鮆魚。體狹長側薄,頗似尖刀,故名。產江海中,我國之揚子江有之。鱗細色白,背部微黃,二觸鬚甚硬,胸腹兩鰭成棘鬣,銳利如刃,味較鰣尤美。其產於太湖者,全體色白如銀,俗稱湖鱭,味略遜。皆於春暮登市。
鯖
鯖,身如圓筒形,長二尺許,青黑色,鱗大,產於淡水,俗稱青魚。又有一種,長一尺五六寸,體扁如梭,鱗小而薄,背青綠色,有黑色波狀紋,頭部有黑點,日本人亦謂之鯖。
海青魚
海青魚出寧海州,其至海,水有聲,去則水激如箭。可食。
鯔
鯔,體圓頭扁,狀類青魚,而色黑口小,骨軟如鯧,有黃脂,長者尺許。產近海。
鯶
鯶,可食,形長身圓,頗似青魚,而色微灰,江湖中處處有之。食草,亦謂之草魚,又作鯇。
鱒
鱒,可食,似鯶而小,鱗細,背濃藍,腹白,體長者至二尺餘。產於河海,夏日,溯河流而上以產卵。
鰱
鰱,頭小形扁,細鱗肥腹,色白,產於淡水。俗呼白鰱,亦名鱮魚。可食。
鱅
鱅,產於江湖,似鰱而黑,頭甚大。俗呼黑鰱,又稱鰱胖頭。可食。
鯧
鯧,可食,大者長尺許,體扁圓,頭小項縮,頭背及鰭皆蒼色,腹淡,鱗至細,肉白,骨軟,多脂。產近海。
馬鮫魚
馬鮫魚,狀頗類鱅,而肉似鯧,色白,有黑斑。可食。
鱸
鱸,可食,色白,有黑點,巨口細鱗,頭大,鰭棘堅硬。居鹹水淡水之間,春末溯流而上,至秋則入海,大者至二尺。古所謂銀鱸、玉花鱸者,皆指此。康熙時,錢塘徐茗園茂才秉仁有《秋鱸》詩云:「斫膾喧吳市,江南鱸正肥。秋風吹木葉,薄宦幾人歸?晴渚三篙水,寒潭一釣磯。垂綸今古事,適志莫相違。」
四鰓鱸
松江之四鰓鱸,味甚美,自魏、晉以來,即稱名產。狀與土附魚相似,大僅五六寸,冬至前後最肥美,蓋別為一種也。
遮鱸
寧古塔之川有魚,其取之也,不網而刀。月明燎火,棹小舟,見魚而揕之。有遮鱸,大可百餘斤,有骨而無刺,如內地之鰉,味更勝。
鱖
鱖,可食,巨口細鱗,背鰭有刺甚硬,色青微黃,有黑斑,腹淡白。亦名罽魚。
沙魚
沙魚,為魚之胎生者,一名鮫,長者達二丈餘。體為梭形,後部漸細,以達於尾。骨骼柔軟,皮厚色黑,鱗為顆粒狀,粗糙而堅,口與鼻孔皆在腹面,鰓孔裸出,無鰓蓋,胸腹兩鰭闊大如翅,尾鰭兩葉,大小懸殊。產於熱帶下之海洋,凶暴無敵。其鰭曝乾為魚翅,入饌。皮可飾刀劍,磨治骨角。種類甚多。背淡灰色,腹白,長八九尺者,曰白沙;藍色長丈許者,曰青沙;背茶色微紅,體側有紅斑長三尺許者,曰虎沙;腹左右有鋸狀突起長四尺許者,曰鋸沙;頭有橫骨作丁字形,眼在其兩端,長二丈許者,曰雙髻沙。以上數種皆常見。
兩首魚
惠來神泉埠濱海,戶口數千,半以捕魚為業。光緒末,有漁人得一魚,重不過斤,而一身兩首,形如沙魚而略短,銳口無鱗。
鯊
鯊,小魚也,產溪澗中,長五寸許,黃白色,有黑斑,鰭大,尾圓,腹鰭能吸附於他物。口廣鰓大,常張口吹沙,故又名吹沙魚。俗稱沙魚為鯊者,蓋將沙魚二字誤合為一字也。
引沙魚
大海中有小魚,土人謂其善引沙魚,因名之曰引沙魚。此魚多浮於沙魚之前,如導引狀,或居沙魚胸翅下,或左或右,或去或留,其疾如飛,不久又至沙魚之前。熱洋中實有之。專喜偕藍沙魚同游泳,彼此相資,小魚得食,大魚得其引導也。
無刺魚
浪洞河介居黃平、餘慶之間,上下流各三十里,有無刺魚,可食,味鮮美,細鱗無刺,全體僅有一圓長骨以撐持之。每尾重者僅半斤。
飛魚
滿洲楊岱彭,字半嶺,杭州駐防之防禦也,博學工繪事,尤精花卉翎毛草蟲。性迂古,不多作。嘉慶乙亥,卜居長生橋下,其後軒臨西湖,暇日嘗以垂釣自怡。一日,獲一魚,長尺餘,類鱖,背有兩翼,蓄之盆盎。一夕,忽飛去。或云,即飛魚也。
人魚
道光初,廣東南海郭某謀生外洋,同治時返粵,時年五十餘矣。曾言在北美洲之某帆船充廚役,一日日過午,陰雲四合,遙見二人,行海面,眾皆驚愕。船主以遠鏡窺之,見二人裸體並臂,同行於驚濤駭浪中。約半小時,二人行漸近,覺臍腹以上具人行,腹以下為鱗族,同立水上,以尾潑剌而行,海波奔騰,船隨濤上下若浪狀。水手之健者,設法捕獲之。船主乃盛以大盤,滿注水。長約三尺,短髮蓬鬆,耳目口鼻手乳皆與人無異,惟遍體涎滑,腥不可聞。一雌一雄,在盤上,似甚親暱。人集視之,絕不驚怖,時或微笑,惟口不能言。或以麵包投之,亦知攫食。越數日,放之海中,悠然而逝。
藥叉魚
海南地近熱帶,所產動物至詭異。有藥叉魚者,藍面若鬼,乳以上類人,乳以下則魚焉。
毛魚
毛魚極細小,外視之似腐,可食。閩人重之,視為珍品。
秋生子魚
秋生子魚出蓋平清河,形類白鰾。
滑子魚
滑子魚長五寸許,形狹而修,產平泉州山溪中。
納和
納和,魚名,長二三尺,腹甚扁而闊,多腴,可食。準噶爾部產之。
蟲魚
蟲魚,一名尖口魚,大可尺許,銳口細鱗。產塞外山溪中。
達法哈魚
歲八月,達法哈魚自海入江,積數至眾,或有履魚背而渡者。寧古塔、黑龍江土人每取魚炙腊,積以為糧。
竹魚
竹魚翠色如竹,產黑龍、混同兩江。
鰒
鰒,亦稱鮑魚,殼為橢圓狀,長二寸許,小於石決明,有吸水孔八九個,殼薄,外為淡褐色,內帶真珠色,附著海底巖石間。
無鱗魚
青海有無鱗魚,可食,背無鱗而有紋,斑色,分黃白二種,長一二尺不等,略同內地之鱖魚,為青海特別產品,多產於布喀河、巴冷泊中。
魯赫依
魯赫依,魚名,產回部,無鱗,口圓,身微扁,大者可七八尺。
雙脊魚
長白山之江中多雙脊魚,色紫無鱗,其背雙脊,尾亦雙尖。偶一得之,味苦不能食。
裙帶魚
裙帶魚,產海中,寧波甚多,可食,大者長五尺許。狀如帶,至尾而尖,無鱗,有強齒,背鰭連續甚長,背淡青,腹白。
金山衞饒海鮮,最佳者為鰣魚、河豚、石首魚、裙帶魚。國初,海禁嚴,順治己亥,海塘外均竪木牌,漁人裹足,海味不可復得,而裙帶魚價至廉,斤值銀三釐。至康熙中葉,則貴至一錢三分矣。
鰻鱺
鰻鱺,亦稱白鱓,生於淡水.體長為圓柱狀,皮膚甚厚,有膠質之黏液,鱗柔軟,細不可辨,大者長至三尺.體色隨居處而異,有蒼黑,茶褐等色,腹純白.可食,味濃美,含滋飬料甚富.亦作鰻(魚黎),又作鰻鯬.
鰌
鰌,一作鰍,可食,形似鰻,長三四寸,體圓尾扁,色清黑,無鱗而有黏質。常潛居淡水之泥中,故又稱泥鰌。
鱔
鱔,一作鱓,俗稱黃鱔,可食。似鰻細長,體赤褐,腹黃,頭部下有鰓孔二,內有鰓,腹中有肺,或謂之氣囊。
鱘鰉
鱘鰉,一名鱣,產江河及近海深水中,無鱗,狀似鱘魚,長者至一二丈,背有骨甲,鼻長,口近頷下,有觸鬚,脂深黃,與淡黃色之肉層層相間,脊骨及鼻皆軟脆,謂之鱘魚骨,可入饌。上海浦東之漁人嘗得一尾,權之,重二百四十餘斤。
鱏鰉
奉天之魚,至為肥美,而鱏鰉尤奇。巨口細睛,鼻端有角,大者丈許,重可三百斤,冬日可食,都人目為珍品。出黑龍、混同等江,非釣所能得,捕之以網,圍之岸邊,伺魚首向岸,挽強射之。魚負痛,一躍而上。既至陸地,即易掩取。或鑿冰以捕,則必繫長繩於箭以掣取之。
海蝘
鄞有小魚,味類蝦,俗呼曰海蝘,王文簡《居易錄》所謂海豔者是也。可食。
螺殼魚
螺殼魚口有螺殼,殼分數膛,有小孔相通,能噴出殼內空氣,而從海底升至海面。頭有薄皮兩塊,如船之帆。具六足,能划水如槳,乘風行於海面甚速,亦有時收合其殼而沉於海底。
京師之蟲
京師多蠅,而絕無蚊,惟蠍與蜈蚣入秋甚夥。舒鐵雲在京時苦之,作詩曰:「萋菲但有青蠅集,吆喝曾無白鳥羞。長日垂簾宵卷帳,憐蚿見蠍又防秋。」
廣西之蟲
蜈蚣、蜥蜴及蜂、蠅、蚊之屬,廣西隨時而有,不必在夏秋也。最可異者,四月有蟋蟀,十二月有螢。
蟲窠
梁山舟學士同書舊藏蟲窠一枚,乃其太翁蔎林編修以圍碁決賭,得之嚴氏者。嚴自何處來,未曉也。作赤棗色,狀之大小長短亦絕似,不鏤自雕,如細目之網,緣督為經,又若小口之囊,一面附著樹枝處,痕深陷而直,貫徹上下,以是知為蟲所結也。
小毛蟲
咸豐辛酉,粵寇陷蘇、常,人心大震。其冬,有小毛蟲緣延於人家屋宇,色淡黑,長不及寸,人被嚙則奇癢異常,逾時始愈。好事者掃而投諸火,旋掃旋聚,不知其何自來,亦不知其何名也。
酒蟲
蘇州陸某性嗜酒,以酒病死於滬。聞其祖若父亦以酒病死者,並某已三世矣。當某病劇時,吐數酒蟲,色赤,長尺許,大如指,兩端皆有首,以器盛之,能蜿蜒行,酒氣觸鼻。或謂《聊齋志異》所載長山劉姓,吐酒蟲為鼈,甕中注水,蟲入攪之,即成佳釀,此蟲當同其例。即如法考之,然竟不驗。
齒蟲
汪耕餘嘗語俞曲園曰:「人齒中實有蟲,有病齒者,或薦皖人王某捉之,召之至,問所需,曰:『無所需,需銀鍼一。』予之。乃持向齦齶間,搯捾久之,得大蟲二,小蟲六七,大者長三四分,小者一二分,黑首而白身,皆若已死者。其人以紙封裹之,使置煖處,曰:『明日啟視。』及明日啟視,則已活矣。徧體毛毿毿然,頭有鬚有鉗,尾有長毫,腹有六足,行走甚疾。因以殺蟲之藥雜置其中,非惟不畏,且甚甘之。三日不予食,乃死。」
水煙筒蟲
水煙筒周歲不用,則生蟲。蟲形似曲蚓,甚毒,生必雌雄成對,犯者多死。
慶忌
光緒某歲,某邑有鄉人持一蟲入城求售,長僅五寸,狀詭異,自首至腰具人形,瞳小如黑豆,灼灼有光。以物飼之,口張,齒細於針。兩手握拳,撩以草,輒張作攫勢。腰以下,毛茸茸然,兩股趯趯猶蟲也。觀者如堵。鄉人索值千錢,無購者。許植之素好奇,如其值,購歸,飼以果餌,越日竟斃,乃乾之,狀如木雕之小人。蓋即《搜神記》所載之蟲名慶忌,具人形,喜效人所為,此特變化未全者耳。然近時科學昌明,動物學中實未有昆蟲化人之說也。
小咬
長白山多小咬,體如米粒,夏日最多,晨暮尤甚。夾皮溝、湯河之馬賊,所用之非刑曰咬刑,蓋以繩縛人於樹上,令小咬咬之,兩晝夜即露筋骨。俗名喂咬,人皆畏之如虎。
草扒
草扒,長白山之蟲也,藏於草中。如入人身,其首即深入肌膚,久而不出。傷處經三年之久,猶覺痛癢。惟初入人身時,用指彈之,其首即出,再將患處毒水攝出,見血而止,即不為害。
雲虎
雲虎生塞外山中,長四寸許,頭以下如翡翠,有紋如魚鱗,尾作金色,吐氣如雲,故名。
蜜蜂
蜜蜂之蜂,本作蠭,益蟲也。審之,有雌蜂、雄蜂、職蜂三種,聚羣而居。雌、雄蜂皆黑色,翅灰色而透明。雌者尾端有毒針,以產卵管而兼禦敵之用。職蜂暗褐色,全體皆密生長毛。雌蜂每羣一頭,體長五分許,通稱蜂王。雄蜂亦少數,體較短而翅大,但營生殖作用,不事工作,亦稱遊蜂。職蜂最多,為不完全之雌體,專營築巢、採蜜、育兒等事,並保護其羣,亦稱工蜂,取花蜜釀而成蜜,以之哺子,食花粉及蜜,變質成蠟,以之營巢。飼蜂者常割取其蜜及蠟,以資食用。凡蜂類腹後大都有毒針,能螫人。
青海南境養蜂極盛,生蜜與蠟,山民割蜜以佐食,惟製法不佳,有黃色,無白色。
閩之蜂窠
蜂房,大僅逾盌,垂如蓮房,所在皆有之。而閩中蜂窠,則有大如瓦甕者。某居馬江時,其樓角偶結一蜂窠,不旬日,大且如瓠,亦如雞心下垂。迨結成,則其巨過一石甕,僅下垂之尖露一孔,羣蜂出入,胥由於此。中容蜂幾何,無可測計。外以五色泥搆成,間有文彩,悉螺旋而上。蜂則黃質黑章,與常蜂稍異,而性至靈警,人有逼視其窠者,雖躡足屏息,至相距一丈之地,必轟然來逐。偶不及避,即為所螫,毒苦殊甚,蓋合羣力與自衞力均甚富也。
結窠本在春夏時,以其善螫人也,人咸苦之。然未得除去之善法,亦惟避之而已。及秋冬之交,羣蜂已不恆見,僅有一二蜂時緣其孔而伏,若為守衞者然。偶有以長竿遙擊之者,堅不可墜,惟五色泥略碎少許,不意致其死命者,即由於此。蓋自是而後,常有數十蜂殭墮於地,十餘日而窠中蜂已垂盡。人或緣梯鑿而取之,則見中為九層,亦如尋常蜂房式。最上一層,徑二尺餘,圍六尺餘,以次減小,每層距離二寸許,作小柱數枚,相連屬。由總孔達最上層,初不穿層而過,乃由外附之五色泥作成螺旋複道,正如樓閣之有室外梯也,其建築亦云巧矣。閩人謂是名虎頭蜂,冬則蟄居窠中,窠偶破碎,即殭死。
吳秀裔宅後蜂窠
康熙時,上海吳秀裔宅後,有大蜂窠,如大燈籠,外邊作月白色,內有葉,如蜜蜂所構。惟蜜蜂窠逐片橫掛,此僅有底下一竅,大如碗口,內葉層層即懸其上。
馬蜂
青海有馬蜂,似蜜蜂而大,兩翅之長可及尾,螫牛馬見血。
細腰蜂
細腰蜂,觸角短而彎曲,體色多黑,腹柄細長,雌之尾端有毒針,飛走皆絕迅。常於隄岸及樹枝草莖上築小球狀或寸許小泥管之巢,藏螟蛉、蛅蟖等於中,以哺其幼蟲,故有益於農產物。
寄生蜂
寄生蜂種類甚多,雌之尾端,有產卵管甚長,插入螟蛉、蛅蟖等之體,產卵其中。其卵孵化後,在體內吸食膏血,以漸成長,變蛹成蜂,破皮而出,螟蛉等因之以斃,故於農事有間接之益。
蝶
蝶,本作蜨,亦名蝴蝶,為蛅蟖、烏蠋等羽化而成。體小,有四翅甚大,形色不一,喜飛翔於花間,遺黃色小卵於莖葉上,成蛹後始化為蝶,種類甚多。
熱河砂石板地產黑蜨,大者五六寸,土人呼為黑蛾,蒙人呼為額爾伯克伊。
塞蝶生沙漠,黑質黃駁,時來草間。
羅浮仙蝶者,產於廣東羅浮山,山中人呼之曰小鳳凰,大者徑尺,文采燦爛。其生以繭,繭中有一卵,小於雞子,重胎沁紫,外包烏桕葉,絡以彩絲繩。取之,翌年二月,置梧柳間,輒有大蝶展翅飛來,抱伏纏綿。經七日,繭破,栩栩然而出,大徑尺,文采無一同者。越數日,挾之飛去。若以筠籠貯之,雌雄必相尋覓矣。乾隆某歲,有得羅浮蝶者,置之籠中,一夕遁去。蔡松巖作歌紀其異,索錢叔美圖之,叔美並係以詩云:「手持綠玉杖,去踏羅浮山,羅浮山裏春風還。飛來蛺蝶大於掌,半空飄舉仙骨輕珊珊。或云葛翁羽衣之所化,罡風吹落片片蒼崖巔。烘以青城霞,飲以石砂泉,遂使狡獪遊人間。曾聞淮南雞犬一一入雲去,何以爾蝶尚復塵埃間?得無此山靈秀原不異天府,獨令盤踞窟宅千百年?况當青蚪萬株壓冰雪,餐吸沆瀣形神堅。人生萬事不足恃,昨日綠鬢今衰顏。金粉飄殘亦頃刻,只可蒙莊與爾相周旋。天公倘若作變幻,世間蜉蝣蜾蠃皆飛仙,蝶兮蝶兮殊可憐。且須騎爾黑甜鄉裏去,下視四百八峯青刺天。」
瓊州之蝶,大且逕尺,或白或紅,或五采,夜則倒掛樹間,若鳥眠。
雲南省城北隅有綰青篆翠翹翹如髻聳者,曰螺山,又名玄通,於懸峭紆迴中,有玄通菴,山半懸絕處,翼以危亭,登巔遠眺,則昆明可掬,太華可撫也。下有潮音洞,俗名紅孩。洞深里許,然炬可游。官府以藏奸,特畚土塞之,尚留竅尺餘,存其意耳。每歲孟夏,蛺蝶百千萬會飛此山,屋樹巖壑皆滿,有大如輪小如錢者,翩翻隨風,錦色爛然。每集,必三日始去,究不知其去來何從也。
錢警石放綠蝶
錢警石司鐸某邑時,學舍鄰近有女子,得綠蝶一,大逾常蝶,後翅若燕尾,籠之經宿,一蝶翔舞繞籠,若求其偶者,乃並獲焉。警石聞而異之,取放庭樹間。少選,偕去,因作放蝶詩。
徐蓮塘釋大蝶
無錫徐蓮塘嘗獲一蝶,大如盌,盛以筐,懸之花下。越宿往觀,乃有一蝶伏筐外,形色相似,視蝶筐,則筐外側翅而入,若幸其偶之猶存也。憐而釋之,因繪圖徵詞以紀其事。
蛺蝶
蛺蝶,舊為蝶類之總名,今動物學家區別之,定為蝶之一種。翅赤黃有黑紋,外緣凹凸如波紋,黑藍兩色相交錯,下面灰褐色。其幼蟲色黑,背有甚闊之白線二,多黑刺毛,棲集於柳朴等樹,為害蟲。
蛾
蛾與蝶類並稱,種類甚多,如天蛾、蠶蛾等皆是。翅有細鱗,與蝶類同。所異者,體肥大,觸角細長如絲,不為棍棒狀,翅下面多美色,上面帶灰白,止時形如水平,不疊合直立,常以夜出,此與蝶稍異耳。
燈蛾
蛾類皆有慕光性,喜撲燈火,如穀蛾、麥蛾之類,舊說概稱曰燈蛾,亦謂之飛蛾。張祜詩「剔開紅燄救飛蛾」是也.今博物家所稱之燈蛾,則為蠶蛾中之一種,其體肥大,密生軟毛,前翅赤褐色,有白色粗條,後翅赤,有黑紋.幼蟲色白,密生赤褐色長毛,有腳八對.夏時,疾行路中,能為桑梓及各種植物之害.
麥蛾
麥蛾為穀類之害蟲,生穀倉中,長三分許,兩翅展度約五分,體與翅皆黃褐色,翅有光澤,邊生長毛,產卵於麥粒。幼蟲為長橢圓形,乳白色,較穀蛾為肥大。蠹入麥粒,每柆一頭,食之至盡而留其皮,於麥中作白色薄繭,蛹化其中。其蛾喜就燈火及白布,可用此以誘殺之。
天蛾
天蛾,為蛾屬,體肥大,翅小而厚,前翅灰色雜綠,後翅深黑,中央灰黃,常於黃昏飛翔。幼蟲腳八對,尾有角,為葡萄害蟲,入地變蛹。
衣蛾
衣蛾,體長二分許,翅展時五分許,灰黃有光澤,翅緣有毛。幼蟲白色,生於衣服毛氈之上,吐絲作巢如管,幼蟲成長,管亦增大。所居之處,毛片寸斷,可燃燒硫磺以薰殺之。
蟬
蟬為蟲之善鳴者,生於夏秋,頭短,口為長吻,有複眼二,單眼三,四翅膜質,率皆透明,前翅較大。雄者胸腹交界處,有發聲器,具小皺膜,並有大筋肉連接之,收縮振動,以發高聲。幼蟲在土中,吸樹根之汁液,蛻皮成蛹,出而登樹,再蛻皮而成蟬,其間為期約二年。既為成蟲,交尾後即死,雌者產卵後亦死,不過數日耳。種類頗多。其蛻可入藥。
關外之蟬,其聲較內地宏而直,蒙古人謂之綽爾齊。綽爾齊者,胡笳奏曲人也,以蟬聲相似,故名之。
濰縣無蟬,或閱數年而聞其聲,則置酒競賞之,以為異事。
蚱蟬
蚱蟬,《爾雅》謂之馬蜩,俗稱蜘蟟,體長一寸四分許,色黑,胸背有灰黃短毛密生,翅透明,外緣黑。夏月始鳴,其聲直而長。
寒蟬
寒蟬為蟬之一種,體長寸許,胸背有黑綠斑紋,翅透明,脈作淡樺色。秋季鳴於日暮,其聲幽抑。
蟪蛄
蟪蛄為蟬之屬,體長七分許,色青紫,翅有黑白紋,甚美麗,而不透明。夏末自早至暮,鳴聲不息。蟪,亦作惠。
蟋蟀
蟋蟀,亦名促織,長六七分,全體黑色。雄者前翅左下右上相重疊,連接處有剛強之聲器,末端有尾毛二,較雌者為長。雌者翅短,尾毛之間並有產卵管一。秋夜鳴聲甚厲。雄者性喜鬬,飼之者以盆盛之。
油葫蘆
油葫蘆,形較蟋蟀為大,全身黑褐色,後翅長闊逾前翅,頭大,末端有尾毛二。晝鳴,聲甚高。常食大小豆,為害蟲。
金鐘兒
金鐘兒,似促織,身黑而長,前銳後豐,尾歧為二,以翼鳴作磴稜之聲,如小鐘然,俗稱為馬鈴子。又一種身作綠色,尾尖,略如梭形,鳴聲頗促,俗亦名金鐘兒。
昌平州有明十三陵,其地產金蟬,俗呼金鐘兒,狀似促織,京師人家多畜之,悅其聲也。
螽斯
螽斯,一名蜤螽,亦名蜙蝑。雄者長寸許,綠褐色,前翅右下左上相重疊,接合處成堅硬之發聲器,故能作聲。雌者長一寸五分許,色濃綠,微雜褐色,翅短於雄,尾端有產卵器突出。蝕害農產物,惟不如蝗類之甚。
紡織娘
紡織娘,螽斯類,北人稱之為聒聒兒,體綠色,并翅長一寸六七分,觸角甚長,黃褐色,有黑點。雄者前翅甚闊,發聲器闊大發達。棲息草間,翅脈極密,頗類葉脈。夜鳴如紡紗聲,故名。
札兒
札兒,全體綠色,長寸許,觸角頗長,前胸背綠色帶褐,翅稍短於體,上有凹紋如曲尺,發聲器在右翅,薄膜透明,略似小鏡,以左翅摩擦作聲,尾端有尾毛四。棲息草間,秋日兒童多飼養之。朱駿聲謂即草螽,今蘇俗稱札兒,亦稱叫哥哥。三種形體大小及翅之長短皆不同,不能併合為一。此蟲未見於動物學諸書,視其全體之構造,當定為螽斯科也。
叫哥哥亦作叫嘓嘓,《周禮》嘓氏及《月令》「螻嘓鳴」注,皆以嘓為蛙。塞外所產榛蟈,則為絡緯、蟋蟀之類,善以翼鳴,土人呼為叫嘓嘓。
秦淮妓院蓄札兒
乾隆末葉,有貨札兒於江寧之市者,鏤葫蘆為籠,蓋以玻璃而貯之,蓋來自糧艘,天津、德州間物也。飼以白粲,或葱蔬嫩甲。性畏冷,納諸懷,裹以吳綿。自秋至春,飼以硃砂,則通體赤而有光。秦淮妓院多蓄之,入夜,輒護以錦衾,香殘燭炧時,細響沉沉,與嬌喘間作,誦唐人「今夜偏知春氣暖,蟲聲新透綠牕紗」句,聞之者不禁神往矣。